2021 回顧
The Last Magic | Boston College MBA | RPG in the USA
幾年前被問過一個很奇怪的問題:「掛掉之後,你希望用哪種方式留下紀錄」「應該是文字吧,最能表達出思想」問問題的人是我自己,在搭車的時候想到的,我真奇怪。
Weird guy back to freedom
2021 的開始和高立衡在龍泉海軍陸戰隊裡度過,晚上偷偷跑出來跨年差點被連長抓到,衝回寢室的速度比測3000還快。休息時間時基本上是「完全」沒有事情做的,多了很多思考人生的時間,也大概知道自己要做什麼,吧。因為補假的關係,1/17退伍那天是自己離營的,帶著永遠不會想回來,但又有點懷念的心情,走出營區大門。
沒有,我一點都不懷念,我還是覺得超不爽。
Learning Machine
1月底到2月做了一件我很滿意的事情:到處找別人吃飯,問別人的insight。印象深刻的是淺談網美世界的運作機制,IBM屹立不搖的原因,還去錄了一次Podcast 。
TMA魔術大會以獨角獸的形式演出,感謝在2021還能看到現場表演。去了一場EMBA 的聚會,主講人平均一年捐2000萬,跑遍台灣幫助弱勢,當天我遇見了英雄。2月申請上Boston College MBA(當時還沒決定要去),再次謝謝一路上各路神人的幫忙。
讀了Bill Gates 的 “How to Avoid a Climate Disaster”,雖然我還沒時間看完,但真的蠻可怕的。「現在要做的並不是要“減少排放溫室氣體”,而是要“減少大氣中既有的溫室氣體“,只要大氣中存在一定的溫室氣體,就算不排放,溫度還是會持續上升」,elephant in the room,怕。
春天的時候開始著手進行持續到現在的project,一路上學到蠻多的(真的有夠多),這部分流到後面。也非常開心能夠找到願意幫助我的人,五月初阿宗答應幫忙的那天晚上,開心到直接跳起來,去便利商店買了瓶冰火慶祝。
再去拜見了一次遊戲橘子的大老,摘錄一些點:
- 今天國外課堂上教的,全部都可以在網路上學到,那為什麼要去
- 實力不夠是非常簡單可以解決的問題
- 因為快樂所以才成功,並不是因為成功才快樂
- 咖啡廳老闆和蘋果工程師,誰比較成功?不知道,但如果做這件事情很快樂,有成就感,錢夠花,就是成功的
The Last Magic
四五月至少花了167小時在幫忙魔夜(大推記錄時間工具 Toggl,可用聲控啟動,小弟用了三年多),應該是幫的最認真的其中一次了。因為可能是最後一次,這次也想辦法幫忙主持,但功力不夠,常常會找賴宥任救援,可惜最後沒辦法看到。時時警惕自不要變成不做事只出一張嘴的人,這實在惱人(德彥冷靜)。
最棒的不外乎是吃宵夜時光了,有次在公館夜市講到2點被檢舉,改到二活繼續講不小心就到四點。跟鄭仲堯的對話總是範圍很廣也很有趣,印象最深刻的是「零邊際成本社會」,其中在講如果「額外增加服務或產品的成本」幾乎等於零,很多工作的產出也變得不必要,會發生什麼事情。我們其中的一個共識(不是結論,我們很少得到結論)是人們會去追求藝術和哲學。這兩個者很像,都是對某種東西的反思。也許就是因為這樣,影音平台才會這麽盛行,人們想要不同方式表達自己。
Potions 魔術酒吧 終於開張,從幾年前劉昌錦跟我提到這件事,到現在終於看他實現,當時真的是非常感動。試營運當天講好魔夜(5/20)要來續攤,當時完全沒想到立了一個超大的flag。
5/14確定魔夜延期那天,應該是2021少數情緒失控的時候,不過就跟老爸說的一樣「人生有些事情總是沒有辦法的,就算抱怨又能怎樣」
Learn from home
疫情爆發之後,上了ML的線上課程,即便是約十年前的課程,還是學到很多東西,對於後來在Boston 上課有非常大的幫助。除了用 React Native寫App 以外,還加強了 PostgreSQL, express, JWT, 網路, AWS 的各種服務,和其他重要的不重要的知識。學得越多,就越知道自己的程度還差得遠。感謝施星宇,鄭仲堯,阿宗手把手教我,不然我可能到現在什麼都還不會。
Home
從小我就不是一個常待在家裡的人,不管是變魔術,讀書還是打籃球的階段。疫情雖然很煩,但讓我跟家人相處的時光大幅增加。對於一個即將出國的人來說,這點真的很重要。回家不需要理由。
老爸老媽24歲的時候已經在減輕社會負擔了,結果我24歲還在當米蟲。以前開玩笑說要買城堡給老爸老媽,希望能儘快實現這個玩笑。畢竟實現玩笑話是魔術師最擅長的,加油。
Romance Dawn / Back to Boston
原本出國前是說要開遊艇趴的,疫情爆發後就只好改其他方式了。不管是去三峽跟廖昱霖重溫回憶,去永康街,Potions, 亂入其他人家或其他地方和魔術社的各位抬槓,還有在永遠的建國南路的Hank老窩。說實在我比較prefer 這種群聚,而不是大型party。
再次謝謝當初一起群聚的人們。
2013 年的暑假我來過Tufts University 參加summer program,沒想到八年之後又回來Boston,感謝從Arizona 飛過來的老哥幫我setup 。並沒有花太多時間做飯和尋找餐廳,畢竟我不是大老遠來煮飯的,微波爐是好夥伴。
Boston College MBA / RPG in the USA
在一個Soft-skills 遠遠大於hard skills的商學院裡面,身為一個 Non English speaker 是一定會感受到陣痛期的。從在班上不敢發言到在班上講幹話,從默默地參加聚會到揪人,從 Dear 到 dude。感謝班上的大家都是好人。感謝Patrick, Max & Ben 邀請我到各個地方去玩,去逛波士頓的秘密小角落(雖然他們應該看不到也看不懂這段文字XD)。
在美國做事困難重重,在沒有身份的情況下,各種文件我通通沒有,只能從頭來。各個單位行政效率慢的可怕(跟你要錢時除外)。學著掌控情緒,在不管是龜速效率、行政人員繼錯或寄丟文件,都要說服自己不要生氣。學著跟當地行政人員打交道,學著分辨誰可以相信。謝謝一路上幫忙的認識的不認識的人。
About Rest
我覺得已經很久沒有好好休息過了。自從高中考試、魔夜、比賽、實習、書院、申請……還有各種事情,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事情,全部都源自於「如果只能活到明天,你會怎麼過今天」「不想回頭再説我當時能做更多」這些想法。
尤其是在到了美國之後,畢竟在這邊的時間可能很有限,有陣子真的覺得很累很累。直到遇到效率極低的行政人員,這些事情迫使我停下來,讓我什麼事情都不能做。大概是在感恩節前後(11/27),我第一次有一種「啊,今天好像該找點什麼事情來做。」
然後就被老爸嘴了。「跟爬高山一樣,不花時間做好準備裝備,做好功課,只往前衝是穩死的」畢業多久了,老爸還總是幫我上課。
感謝看到這邊的人,2017我完成籃球魔術的時候曾經對自己說,如果五年之後我還沒有任合其他成就的話,我很失敗。2022,加油吧!
最後,節錄一段印象很深刻的對話
「練習表演的態度糟糕的話,我覺得就該兇一下」
「拜託不要」
「我平常看起來應該蠻和善的,很少凶人的吧」
「這種人真的兇起來最可怕了」
原來我給別人的印象是這樣嗎